问题:我被编辑直接退稿,稿件都没进入同行审稿阶段。编辑给出的理由是稿件不符合期刊主旨。请问不符合期刊主旨是什么意思?
—参与期刊投稿讲座的某博士生
回答:
有些稿件在初审阶段就被编辑退稿。背后的原因可以概括为简短版与详细版。简短版即稿件不符合期刊的需求。本文将详细说明,何谓"符合期刊需求"。
学术期刊的差异
首先,让我们以任何一份期刊为例来思考。
即使属于相同领域,期刊之间仍存在差异。有些期刊没有特定偏好,刊登各种不同观点或立场的文章,例如《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 Research》。该期刊的主旨是集结英国的教育研究者,它提供文章发表的平台,并协助建立英国的教育研究。它的任务也随着时间改变:一开始是由英国学术界管理,如今已发展成国际级期刊。其他则是以国名或地区名命名的教育期刊,有些可能聚焦国际事务,有些专门发表地区相关的文章或只接受来自该地区研究员的文章。
有些期刊有明显偏好,特别偏好特定的理论、方法或主题。即使表面上标榜无特定立场的期刊也可能在实际操作上偏重于特定议题。以相同研究主题为主旨的期刊也不尽相同。比方说,同是教育领域的两份期刊,它们对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的立场各有偏重。
理解这些差异至关重要,因为如果您的稿件不符合期刊的需求,很可能在初审阶段就被退稿。例如,稿件聚焦在地方性议题,但投稿期刊是国际期刊;又或者,您投稿教育类期刊,但所持立场与期刊主旨不符,那成功率自然大打折扣。
初审就被退稿,通常是编辑(或编辑团队)的决定。编辑的工作之一,就是筛选稿件,挑选适合的文章,并提送同行审稿。他们筛选的首要标准便是检查稿件是否符合期刊主旨或定位。如果不符合,编辑便会直接退稿,又称"桌拒"(desk reject)。
期刊的生存仰赖于人们对某个学术领域持续关注并共同建构知识。期刊的工作是建立学术社群、汇集研究成果、深入探讨领域议题,并促进圈内交流。若把期刊比喻成"知识社区",编辑则可被视作为"社区的管理员"。
期刊编辑的人选通常竞争激烈,最终的委任是基于当选者在领域内的优异经历,以及对学术社群的热情。有些编辑较为保守,努力维护期刊的学术界限以保护社群的稳定性。而有些编辑则倾向于尝试新事物,组织新的编辑委员会或邀请新的审稿人撰写社论,以标榜期刊的开放性与探索精神。
期刊编辑的要求
当编辑收到投稿时,他们会思考:"文章主题是否会吸引读者?文章是否具有提升既有学术知识的贡献?文章能否补充期刊与读者的学术对话?"如果答案为否定,编辑就会桌拒。
令人意外的是,期刊编辑的统计数据显示,桌拒的主要原因竟是投稿不符合期刊的定位,即投错期刊(我会在后续电子报中探讨原因)。最近,我遇到一位方法论期刊的编辑;他提到,虽然期刊的名称和网站上的期刊介绍已明确表明稿件要与该方法论相关,但编辑团队还是常常收到使用其他方法的投稿,让他感到困扰。收到这类稿件后,编辑通常会以"稿件不符合期刊探讨的方法"直接退稿。
所以,避免退稿的第一步是确保稿件与目标期刊契合。您不妨做些功课,例如:查看期刊近期发表的文章;仔细阅读期刊的简介及涵盖范围;查看期刊编辑与编辑委员的研究著作;翻阅过去出版的期刊,查看哪些文章符合您的稿件主题或与您的稿件有相关性(若稿件有引用该期刊的文章,那几乎能笃定有相关性)。
如果仍然不确定,寻求帮助是明智之举。您可以向领域中有丰富发表经验的学者请教,请他们推荐期刊和解释期刊的要求。同时,您也能请教哪些期刊不适合自己的稿件。
结论
如果您希望避免一开始就被编辑退稿,那么针对期刊做足功课,了解其建构知识的目标与取向就显得十分重要。当然,就算编辑认定您的投稿符合期刊要求也不代表一定能成功发表,但至少能避免在初审就被刷掉。
最后,除了期刊要求以及编辑筛选之外,稿件质量也会影响到投稿成功率。因此,若对文章里的英文用词、格式及文法有疑问,或是期刊编辑告知需找专业英文润色服务,欢迎上传您的稿件到我们的官网。由Dr. Steve Wallace创办的华乐丝英文润色服务在中国拥有22年的资深经验,协助无数中国学者润饰稿件,并成功在各大知名学术期刊发表研究成果。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投稿被拒的原因,请参考Thomson and Kamler (2013) Getting published. Strategies for writing for peer reviewed journals. Routledge.)